廉洁从教 服务学生
人们都说:“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”。教师是受人尊重的,因为他是人类文化、文明的传播者,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,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,因为他是人师,是人之楷模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既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,又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、做人要实”。这对当前教师教育行业提出了要求。
然而,近年来,由于社会中不可避免地有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存在,教育行业这块净土也随之受到了影响,出现了一些为师不廉的现象。教师要恪守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,保持廉洁从教,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作为一名教师,要抵制各,种诱惑,树立高尚师德,做到廉洁从教。
首先,要心中有尺、严以修身,做到知礼守法、诚实守信,牢记“五严”规定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一辈子都要致力于修身,修身是安身立命的第一功课、第一需要。这样才能为家庭幸福而拼搏,为社会进步而奋斗。教师是教育下一代的支柱力量,修身的标准更高,所以做事必须先要做人。修身不是一劳永逸、一蹴而就的事,是不断深化提升、不断锤炼积累的过程。严以修身,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,坚定理想信念,提升道德境界,追求高尚情操,自觉远离低级趣味,自觉抵制歪风邪气。
理想信念是烛照心灵的精神光芒,加强自身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。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精神之钙。理想信念不坚定,精神就会缺钙,就会得软骨病。“芝兰生于幽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。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贫困而改节”。提升道德境界,追求高尚情操,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守心守身守德的重要功课,必须一日三省,保持清醒头脑。职级和权力既神圣而光荣,又充满诱惑与风险,如果我们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、不自觉抵制歪风邪气,就可能上演身败名裂的悲剧。
其次,要发扬奉献精神,淡泊名利,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。人民教师坚守高尚情操,发扬奉献精神,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,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。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,而不是只看重利益的商人。教育工作者应该是甘于清贫和淡泊名利的。如:全国优秀教师、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的王思明,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、挣大钱、出名的机会,几十年如一日,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教育事业。他为了改变黄土高原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穷面貌,用自己热情和道德责任感和学生一起勤工俭学,不但改变了学校的校园环境,而且也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,在劳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、建设家乡的意识。王老师这种淡泊名利,甘于奉献的精神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当前,虽然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起有些行业来还有些差距,但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,党和国家把尊师重教作为振兴教育的措施,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摆正自己的心态,树立正确的幸福观,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,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,淡泊名利,乐于奉献,为世人做出表率。
第三,要渗入情感态度,公正执教,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,做到公正执教,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。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、智能、家庭状况、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。教师从教的公正性,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。例如全国优秀教师、四川省崇庆中学教师杨建忠在教学中主张两个核心,那就是“爱”和“导”。关外丹巴县有个叫更灯的藏族牧民的孩子,早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,今天他还能动情地讲述杨老师翻山越岭来到他家,动员他读书,改掉他在校不爱卫生、喝酒、打架、贪玩的坏习惯;崇庆中学高2014级的农村学生至今还在传颂杨老师用微薄的工资,三年高中一直悄悄地资助他们,直至毕业多方打听才知原委;还有残疾藏族学生黄晓丽,杨建忠不仅帮她考大学,还为她落实了工作。所以,对待每一位学生,我们一要有爱心,二要有信心,三要有耐心。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,找到学生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,多加表扬,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。同时,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,对症下药,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。其实,只要我们用爱心、宽容、理解、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,适时表扬、鼓励,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,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。
第四,要坚持清廉自守,廉洁从教,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教师廉洁从教,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,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,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,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。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,我们教师队伍当中,有少数人也被一些诱惑所迷惑,自觉不自觉接受了学生和家长貌似恭敬地给的一些钱物,或进行有偿家教,或直接、间接地向学生出售学习用书等,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,损害了教师的形象,降低了教师的人格,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。这与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,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里,家境贫寒,没有条件改善生活,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,为学生交学费、买书本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。要使学生、家长、社会出自内心深处发自真心的对教师的敬仰,使他们的目光和心里对教师充满着希望,教师自身就要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,加强自律,摒弃非正当利益的诱惑。从小事情做起,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,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,做到“慎独”。总之,教师只要具备了辨析是非的能力,有顽强的抵制能力,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洁从教的道德行为。
华罗庚先生经常告诫自己说:“树老怕空,人老怕松,戒空戒松,从严以终。”如果我们放松对自己的管束,跟着感觉走、由着性子来,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。教育工作者必须严以律己、勤于自省,经常要想想我是谁,又是为了谁,哪些事绝对不能做,哪些事还做得不够好。马克思也说过,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的品格。尊严来自于敬畏,敬畏人民、敬畏法规、敬畏道德、敬畏责任、敬畏科学、敬畏历史。尊严养成于慎审,不以独处而放任,不因私密而枉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,不因名利而猥琐。教师的尊严是什么呢?就是严以律己、守住底线、公私分明、敢于担当、模范带头,决不是板面孔耍特权、走后门谋私利、摆架子讲排场。
孔子云:“其身正,毋令则行,其身不正,虽令毋从。”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,我们自身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。作为教师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。我们献身教育,就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,追求高标准,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,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。
用户登录